去年空氣10年最好 環署未憂復常反彈 環團指減排緩慢 恐通關增排放 -- 2023-02-10
【明報專訊】環保署昨日公布2022年本港空氣質素概况,本港整體空氣質素持續改善。近10年數據顯示,本港主要空氣污染物如「可吸入懸浮粒子」及二氧化氮等的年均濃度均呈下降趨勢,惟臭氧水平呈上升趨勢。署方形容去年整體空氣質素是10年內最好,不擔心社會復常後污染反彈,認為政府近年大力推行減排,有助減少污染物。有關注團體認為,本港空氣污染物減排步伐緩慢,認為應多管齊下,例如推動電動貨車以加快減排。 4污染物降四至六成 臭氧升 能見度低時數近20年跌七成 環保署助理署長(空氣質素管理)蕭智慧稱,去年一般監測站錄得空氣中的可吸入懸浮粒子、微細懸浮粒子、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的年均濃度均持續下降(見圖),分別較2013年減少43%至62%,同期路邊錄得空氣污染物的年均濃度亦下降47%至64%。蕭稱,本港的能見度低時數,由2004年的1570小時,下降至去年的401小時,降幅約74%,反映整體空氣質素大幅改善,本港看到藍天白雲的時間持續增加。 蕭亦提及現時空氣質素面對的挑戰,稱車流較高地區如旺角、銅鑼灣、中環等,去年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達43至65微克/立方米,超出本港及世衛指標,市區及路邊的臭氧水平均持續上升,相比2011年分別升50%及158%,相關空氣污染情况仍未解決。 被問到如何評估復常後的空氣質素,蕭說過去3年疫情令社會整體活動減少,內地工廠停工亦有助減少污染物排放,但強調本港去年下半年已踏入復常階段,空氣污染物的年均濃度仍呈下降趨勢,有信心未來空氣質素可維持現時水平。他認為,空氣質素大幅改善與政府大力推行減排措施有關,並引述數據指於去年12月,每10輛新登記車輛中有7輛為電動車,反映推行電動車普及化有成效,間接減少空氣污染物排放。 環團促推電動貨車城規減屏風效應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稱,認同政府10年來的減排措施有成效,加上3年疫情影響,空氣質素確有改善,但擔心隨着本港與內地全面通關,將恢復疫情前的貨運量及增加跨境運輸,市區空氣污染物排放量會逐年增多。馮稱,政府未有實際行動解決現時本港面對的空氣污染問題,污染物減排步伐緩慢,建議政府措施應多管齊下,除推動電動巴士和電動的士,亦須推動貨車等商用車轉用電動車,達到真正零排放。馮又認為,應配合城市規劃,減低市區屏風效應帶來的空氣污染程度。
Source : Mingpao
|